梦想成就“梦祥”
2009年,梦祥展厅,郑州大酒店B座26层
2005年梦祥在新密市来集镇苏寨村建起花园式厂房,2006年初正式搬进新厂
2011年春节,梦祥纯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全体人员合影
众人拾柴火焰高花园式厂房平地起,股份制公司正式成立“注册公司时需要50万元,还是我的朋友、同学一点一点帮我凑出来的。”——李杰石
2005年3月15日,梦祥纯银首饰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杰石带着他100多人的“梦祥”团队,开始了“梦祥”公司发展的新篇章。李杰石与亲友团队商议,再次制定了2005~2010年的五年发展计划,包括全新的厂房、员工与部门规划,建车间2000平方米,工人扩大到300人,筹集资金300万等。
不过,这时公司的创业资金并不充足,注册公司的钱还是李杰石的朋友、同学为支持他的创业梦想,5万、10万凑出来的50万。接下来,建设厂房的钱还没着落。
镇党委政府和村委帮助他找信用社贷款50万,公司实行股份制,乡亲们亲眼看着李杰石这十几年的创业历程,相信他干的是正经事业,也纷纷入股帮他筹资。就这样,一个好汉三个帮,2005年,李杰石梦祥公司全新的三层花园式厂房顺利建设并投产使用,2006年初,李杰石和工人们一起搬进了明亮、整洁的新厂。如今梦祥的新密工厂,正是在2005年建成的厂房基础上不断扩建、改造而成的,至此,公司的业务逐步迈入正轨,梦祥这一白银帝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梦祥的产品顺利销往全国,2006年,公司在郑州大酒店正式设立了梦祥公司驻郑州办事处。2006年3月15日,梦祥公司被郑州市工商局评为“郑州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再一次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肯定。
2007年,梦祥在中国大陆的经销商突破2800家,遍及31个省、直辖市。2008年6月22日,“梦祥”系列产品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著名品牌”。2009年,梦祥纯银首饰有限公司被北京华夏管理学院授予“蕞具学习型企业”荣誉称号。2009年4月,梦祥纯银首饰有限公司被新密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2009年11月12日,“梦祥”系列产品再次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中国著名品牌”。
“这3000块钱,是我一辈子不敢忘的,村里那时条件也不好,乡亲们那么支持我创业,我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乡亲们。”——李杰石
一路走来,梦祥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宝行业亦未能幸免。银价由原来每克3元多降到了不足2元,梦祥的股东们纷纷要求退股,李杰石承诺说:“老少爷们儿请放心,即使我赔得倾家荡产,也不会亏了大家的利益。”
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人心惶惶,不知是谁放出风声:“这回梦祥要赔血本了。”不少股东执意退股,此时正值公司的危机之时,资金出现问题,企业面临停产,李杰石的心凉透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他关于白银的梦想曙光初现,十几年的积累难道就因为这一次危机全部烟消云散吗?
这时,村里80多岁高龄的老人苏立拿着一个塑料袋找到了李杰石,拉着他的手说道:“孩子,我看你蕞近老作难了,这是我一辈子的积蓄,你拿去用吧!”
李杰石打开塑料袋一看,都是些1元、2元、5元、10元的零钱,总共3000多元。望着这一塑料袋零钱,李杰石哭了,20岁在郑州扛着沉重的货物、不见天日地打零工时,他也未曾落泪,可梦祥千钧一发之际,乡里老人的所作所为,让他感动万分。李杰石心想,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这么相信我,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挺直了腰杆,坚强地走下去呢?
“这3000块钱,是我一辈子不敢忘的,村里那时条件也不好,乡亲们那么支持我创业,我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乡亲们。”李杰石说。
金融风暴之中,乡亲们的信任,让李杰石选择了坚持。他奔走多方继续融资,发动职工积极入股。“要做手艺,先做人”,多年来的诚信经营让李杰石在危难之际赢得了终端客户的大力支持。梦祥并未被2008年的这场风暴打垮,李杰石和团队顺利渡过了难关,在珠宝行业站稳了脚跟。
2009年底,公司正式更名为河南梦祥纯银制品有限公司,同年,公司在郑州大酒店设立了梦祥展厅,2010年,梦祥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和文化传播平台,李杰石的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梦中的家乡成为现实
“我认为,人富了之后没有追求、没有信仰,是不会高贵的。贵,是贵在帮助别人。梦祥自品牌成立后,就一直热衷于公益事业。”——李杰石
顺利度过金融危机的梦祥,厂房、工人齐备,但技术仍需提升,市场也在继续拓展。李杰石高薪聘请30多名经营管理精英和国内外的工艺大师加入团队,公司的营销战略也在按计划一步步地实施。
2011年10月18日,公司在二七商圈,建造了中原头部银楼——梦祥银楼。
创业成功后,李杰石一刻也没有忘记一路关心、支持他的乡里乡亲,他将目光更多地转向了家乡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
“商人的定位,应该是不以义取利,须以利取义,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李杰石说,“一个人无论能力大小、财富多少,只要你愿意承担,就自然会去做一些善事。”
在梦祥迅速发展壮大的近20年里,李杰石与梦祥公司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参与也越来越广泛。2008年,梦祥投资60多万为苏寨村新修了一条“梦祥路”,投资百万支持新农村建设,如今的新密,与他日记《昨日梦》中梦想的家乡一样美好。
此外,梦祥还成立有“梦祥爱心基金会”,用于专款专项扶贫救困;从2008年开始,公司每月向新密100多位八旬老人拨出专款,每人发放100元慰问金。2011年,公司出资建立“梦祥希望小学”,并先后资助贫困大学生20多名、生活困难户120多户。
2015年母亲节,梦祥更设立“一小时陪伴基金”来表达对母亲孝心的诠释,将中国传统文化落实到行动中。
李杰石将内心的感恩与善良,化作行动回报给了家乡和社会。他用比“言传”更有力的“身教”给予员工和周围人更大的感召。如今,“感恩回馈”已成为梦祥核心企业文化之
“梦祥人”用纯善之心打造的产品,终身免费调换
“做银饰不仅仅是做产品,它是在打磨作品,蕞终折射出的却是人品。要做到表里如一、诚信经营,才能以雕琢精美的艺术精品征服人心,才能享誉业内,不断做大做强。”——李杰石
在追逐白银梦想的同时,“诗人银匠”李杰石并没有停止他的诗歌创作,他的作品曾发表于新密当地的文学刊物《三月雪》,得了30元的稿费,“别看稿费不多,可我从心底感到喜悦、满足。”李杰石说,“忙事业时,我一直没有放弃写诗这个从小到大的爱好。文学是我自己内心的需求,也许它不能创造出巨额的财富。人在追求财富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内心的呼唤,那样的人,只有物质的满足,精神是匮乏的,我想用诗歌滋养自己的心灵,用诗歌滋养灵魂。”
李杰石希望,每个梦祥人都能用双手挣得属于自己的财富,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更希望他们能在这里变成更好的自己,过得健康、快乐。
从1993年李杰石还在郑州商业大厦经营一间小店铺的时候,他就开始为顾客提供“一次购买,终身免费调换”的服务,延续至今。他说:“我不只是在卖珠宝,而是在做服务。”
十几、二十年前的梦祥产品,到如今仍可免费调换,如此贴心的售后服务,可以从梦祥企业文化中的一段话中看出端倪:做银饰不仅是做产品,它虽是在打磨作品,蕞终折射出的却是人品。要做到表里如一、诚信经营,才能以雕琢精美的艺术精品征服人心。
梦祥企业中的“纯”,都凝聚在品牌的文化内涵里。“纯”文化是灵魂,产品是载体,品牌是标志。李杰石提出,梦祥以传播中国高雅银文化为己任,而首饰的魂,在于匠人内心的纯净和善良,“只有这样,我们做出的首饰才能真正将平安、幸福与好运带给佩戴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新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