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郑州行动·典型案例】用好“关键招”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新密市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综述
健康郑州行动实施一年多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了一些有优势、有特色的案例。为鼓励思路创新,培育打造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特色项目,健康郑州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开展征集“健康郑州行动2021年度典型案例”活动,围绕一个小侧面、小切口,挖掘典型案例,实实在在为人民健康办实事、办好事。现将收集、整理的典型案例,一一印发给大家,请参考学习。
用好“关键招” 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
健康郑州行动实施以来,新密市卫生健康委着力推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落地生根,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以5家康复站为依托,抓住关键点,解决辖区内尘肺病患者群体的康复诊疗工作需求,夯实康复站基础建设,完善制度,规范流程,为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三到位”保障组织得力。有力的组织保障,是推进康复站建设工作的根基。一是政府重视到位。构建政府主导、卫健委统筹协调、承办单位具体落实的尘肺病康复站建设体系,为康复站建设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职责分工到位。迅速出台《新密市尘肺病康复站(点)建设工作方案》,明确项目承担责任人,细化责任分工、建设标准、资金管理、日常运行等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推进会,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三是人员配备到位。每个康复站由卫生院班子成员担任业务负责人,另遴选优秀执业(助理)医师1名、护理人员2名,全部参加省、市组织的尘肺病康复站点建设暨康复治疗技术培训,通过技能业务考核,有效提升康复站服务能力,保障工作运行。
(二)“三明确”推进建设高效。坚持高站位、明确高标准,是推进尘肺病康复站建设的基础。一是明确场所改造标准。确定尘肺病康复站“六室一区”按照二级医疗单位建设标准,高标准进行改造升级。严格遵循“便民、利民”原则,建设在一楼或平地,设置无障碍通道、便民服务点。二是明确办公设施采购标准。尘肺病康复站办公设施均在市集中采购平台统一委托采购,确保及时配置到位。三是明确医疗设备采购标准。针对尘肺病康复站所需的医疗设备种类多、型号不一等问题,组织5个项目承办单位,根据设备技术要求的响应程度(技术偏离情况)、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等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经询价、议价、比价等程序,确定所需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和产品型号,委纪检室进行全程监督,做到资金运用合理透明,设施配置高效规范。
(三)“三规范”顺畅机制运行。按照“制度管事,规范运行”的工作要求,不断健全规范尘肺病康复站运行机制,助推康复站规范化、常态化运行。一是规范尘肺病康复站名称。明确尘肺病康复站名称,全市5个项目承办单位均悬挂新密市XX乡镇尘肺病康复站标牌。二是规范康复服务流程。在省、市卫健委和职防院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明确健康管理(建档、调查、分析、评估、康复、宣教)、康复服务(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双向转诊等环节流程和要求,制作并安装康复站简介、医护人员一览表、规章制度、防治宣传、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版面。三是规范康复档案管理。明确康复档案标准,设计康复患者个人信息登记表和随访登记表,按照职业性尘肺病随访调查确定的人员名单,对5个尘肺病康复站569名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初访服务。康复站启动运行后,与符合康复条件的尘肺病患者签订服务协议,提供长期康复管理服务。
在省、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市将尘肺病康复工作与卫生健康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尘肺病康复站建的好,用的顺。一是开展中医特色服务。在尘肺病规范康复的基础上,结合院内中医馆,发掘中医传统技艺,为康复患者开展针灸、中药封包+中频、拔罐、穴位贴敷、艾灸等特色中医康复治疗。二是适宜政策倾斜。把5个尘肺病康复站所在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到2021年肺癌早期筛查项目,拓宽康复站工作范畴。
每月初召开工作协调会、推进会,组织专项督导,进一步了解掌握各康复站工作进展情况、工作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康复站项目启动以来,先后出台2个文件明确尘肺病康复站建设目标,开展专项督查16次,建立尘肺病康复患者评估、随访、预约、康复地点变更等多项配套制度,方便患者就近康复,进一步提高尘肺病患者康复积极性。
2021年底,我市已完成康复人员初步建档569人,完成首次康复评估362人,开展6分钟步行实验289人,肺功能康复训练191人,开展运动、中医等康复训练及治疗958人次,服务流程及服务质量得到康复群众的肯定和认可,整体试运行状况良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新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