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资源之城”到“时尚高地”
新密市产业集聚区千亿服装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李保平本报通讯员陈忠义李光
今年5月,以“创意华夏时尚新密”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活动在全国取得重大反响。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时尚大咖及名模,100余所国内外大专院校,1000余名业内专家参会,3000万人次关注观看,充分展示了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新密的魅力和优势。
5月21日,每年一届,规模越来越大的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5月21日,在河南拥有巨量粉丝群的新密美食文化节。
5月20日,正在筹划的——每年一届的中原(国际)美妆节。
新密——这座资源型城市,快速嬗变为一座时尚之城。资源行业占税收的比重,已由70%以上调整到2018年的14%,新密的产业,已经由煤炭、水泥,成功向时尚、绿色、高附加、高科技产业转型。
8月7日,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在新密调研时,对新密发展时尚产业的做法给予肯定,鼓励新密市围绕郑州西部“美”起来的功能布局,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推动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让美丽人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成为郑州西部的鲜明特征,进一步支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由宽敞的郑州市大学路驱车一入新密境内,只见马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服装产业园区。
园区内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女装品牌“妙彩依恋”车间内,一楼原辅料仓库,二楼切割打版,三楼缝制,四楼整烫出货,一切有条不紊,又紧张有序。“我们在产业园购买了3栋近2万平方米的厂房,一年可以出货30万件左右,在全国有200多家专卖店。”该公司负责人姜先生告诉记者。
另一家名为“烟花烫”的服饰企业,生产场景同样火热。“烟花烫”入选阿里巴巴首届“十佳数据先锋”商家,成为“全国TOP80互联网女装品牌”,销售额突破3亿元的淘宝原创电商女装。
据新密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史启新介绍,服装产业已成为新密的优势特色产业和重点发展方向,截至目前,新密市产业集聚区入驻各类服装生产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8家,拥有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
基于其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密市被授予“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和“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基地”两大国字号荣誉,一个“中国服装产业之都”雏形初现。郑州市正在打造7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其中品牌服装产业布局新密。
为做强做大服装产业,新密市政府也是大招频出,在制定《2018年新密市服装产业转型发展工作专案》的基础上,2019年出台了支持服装产业“十四条”政策,进一步支持行业发展,建成一批服装专业园区;还连续举办“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一项项重大举措正在加速推进新密市服装产业持续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产业聚集带动人才聚集,人才聚集促进产业聚集的良好发展态势。
以锦荣衣天下项目为引领,今天之新密产业集聚区,服装产业已成集群集聚之势,随着中原(国际)原创服装产业园、锦艺智云城、河南服装电子商务大厦等一批项目的快速推进,新密的服装产业前景可期。
“产业先行、以产兴城、产城互动、双向融合”,这短短16个字中暗藏新密成功的秘籍,而这16个字中,三次提到了产业,可见,产业发展,小到一个集聚区,大到一座城市,都是发展的“根基”所在。
新密的成功转型,正是因为有产业集聚区的推动,因为有了强劲的服装产业。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新密服装产业,多年盘整,几经起伏,在全省集聚区战略的推动下崛起。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郑州泛美(五朵云)服饰有限公司作为河南省成立蕞早、规模蕞大的男装生产企业,2003年将生产厂区迁至河南新密服装产业园区,是头部家进驻产业集聚区投资建厂的服装企业,以此拉开新密服装产业的序幕。
以五朵云为起点,新密初步形成了以“渡森”“缘宝路”“法亿利”等郑州本土自主知名品牌为代表的裤业服装企业群。
集聚区建设以来,新密抓住东南沿海服装产业转移和郑州市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外迁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品牌服装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服装产业实现新的飞跃。其中,妙彩依恋、名妹服饰、菲澜服饰、盛装风月、铭鸿一族、宝贝在线、金元国际、小神童、小贵族、大小孩等50多家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生产企业和电商企业先后入驻产业集聚区,服装产品也由原来单一的西裤、板裤升级为时尚女装、男装、童装,新密,也成为全省蕞具影响力的服装基地。
正是由于新密服装产业的崛起,才壮大了区域经济;有了经济基础,才有钱打造更好的基础设施;有了更好的投资环境,才引来更多的投资。正所谓一通百通,在有了“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这一超级时尚平台后,“美丽经济,时尚之都”也水到渠成。
打造服装产业风生水起之时,新密市再接再厉,引进美妆产业,7月12日,河南省美妆洗涤日用品产业落户新密新闻发布会暨河南省美妆洗涤日用品商会揭牌仪式在新密产业集聚区同赢商贸港盛大举行。新密市委书记、市长以及集聚区管委会所有班子成员悉数参加,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海CBE)华中区秘书长兼河南分会会长孙啸林,河南省美妆洗涤日用品商会会长郑红民,同赢集团董事长宋新伟,新密市农商行行长武正伟、副行长杨茂林,商会领导及会员单位等共500余人共同出席了大会。
记者了解到,本次大会的举办,标志着河南省美妆洗涤日用品产业将落户新密集聚区,美妆行业——这个有巨大潜力的时尚产业将给新密产业集聚区发展开辟新天地,赋予新动能。
六大措施——夯实美丽经济发展根基
美丽经济,时尚之都,新密成功转型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脚步越来越轻快,新密市也制定了更为详尽的六大措施来推进集聚区发展。
(一)加强培训,提升企业家队伍理念和素质。邀请服装产业领军人物、知名人士举办服饰产业沙龙,不断提升“时尚新密、美丽经济”软实力。
(二)招大引强,做强做大产业。紧盯报喜鸟、奥康、汉帛国际、伟星控股等企业,争取在智能制造、招才引智、服装生产加工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三)规划引领,优化产城融合发展。邀请中服协、省服协、中国服装产业研究院以及中国美院吴海燕教授团队,正式启动新密市时尚产业发展规划。
(四)对标先进,加快美丽园区建设。学习借鉴杭州、温州等地先进经验,整体布局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规划城市和产业发展,打造美丽园区。
(五)完善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在已出台新密支持千亿级服装产业14条普惠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一事一议”,为打造千亿级服装产业基地提供全方位政策性支撑。
(六)提高效率,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重点推进国际(郑州)时尚总部港、郑州罗蒙服装加工基地、台湾伟仲服饰、中国原创女装工业园等一批新项目的开工建设;统筹推进国际时装学院等签约项目的审批落地。
新密市委书记嵩铁群说:“发展美丽经济,就要求新密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谋划新密发展、确立新的坐标,努力在全面融入发展全局上有更大作为,在支撑服务省市大局上有更大贡献,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上有更大突破,以‘新密之干’,扛起‘新密之责’,走好‘新密之路’。”
新密市市长张红伟介绍,为了更好实现“发展美丽经济、营造美丽环境、建设时尚之都”的目标,新密市率先成立时尚产业发展促进领导小组,加快编制时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时尚美丽街区、时尚美丽社区、时尚美丽园区等协同配套发展,构建了“时尚+美丽”“时尚+经济”“时尚+科技”“时尚+文化”“时尚+展会”等多种发展模式。
新密的成功基础,在于多年发现,并培育成功了一个清晰的产业——服装。
一个成熟的产业,需要配套有很长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上相关的企业和个体就会几何形放大,就这个意义上来讲,新密300多家成衣制造企业,就会吸附成百上千家供应商,每年新密300亿元的产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快速放大。
新密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服装产业的基础上引进并嫁接美妆经济,是对整个服装产业链的延伸和放大,他们发展“美丽经济”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产业基础的经济再造。
由服装到服装+美妆的美丽经济,到“1+2+N”产业规划,新密产业集聚区展示出的是行动有目标,执行有路径,可谓是上下一盘棋,很有章法。
新密的做法,是集聚区二次创业的典型实践。
(省政府参事、原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张占仓)
版权声明:本文由新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