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密集型向智慧型转变谋“蝶变”郑州服装产业心中有“数”
准确抓取、真实整合,指尖轻点纵览天下纺经指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缩写为CNTAC),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是全国性的纺织行业组织。
首页资讯国内蕞新 正文
从劳动密集型向智慧型转变谋“蝶变” 郑州服装产业心中有“数”
一条“棉纺路”,曾承载着几代郑州人的光荣与梦想。今年中秋佳节,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临时体验区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吸引众多老市民前来回望绿城纺织工业发展历程,重温激情岁月。
追溯郑州纺织服装业发展历程,从闻名全国的“纺织城”到2003年提出“中国女裤看郑州”,再到10年前郑州服装业纷纷试水从女裤向女装破冰转型,当前数字及时尚文化元素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赋能……逐渐拉长、做强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正在为郑州迈向时尚之都注入全新活力。
“这里复原了老棉纺厂的纺织车间,这些在改造中保留下来的老物件成为记载郑州纺织业发展的印记,默默诉说着古都郑州纺织工业的如歌往事。”近日,不少老市民到郑州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参观时发出由衷感慨。
的确,郑州曾因纺织产业而兴,进而带动以女裤为代表的服装产业异军突起。纺织服装业,不仅一直是郑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郑州工业经济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州服装产业起步较早,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蕴含厚重的文化底蕴。郑州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纺织基地之一,依靠纺织业带动,郑州迅速拉大了城市框架、集聚了人口,纺织业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此郑州被誉为“纺织城”。
记者从市工信局了解到,20世纪50年代,郑州市作为国家四大纺织基地之一,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纺织产业集群,为该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服装产业是基本的民生产业,是历久弥新、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美丽产业、时尚产业。
如何让传统优势产业历久弥新?近年来,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持续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发展,加速打造立足河南、面向中西部、辐射全国的品牌服装制高点、智能制造输出地、时尚创意要素集聚地和面辅料市场集散地。娅丽达、云顶等众多本土龙头企业积极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强化数字理念引领和数字化技术应用,加快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升链,全面建设集加工制造、科技研发、时尚创意、市场发展、电商外贸、人才培养、检验检测、金融物流、数字化支撑等于一体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体系,推动郑州市纺织服装行业蝶变升级。
6200万元,这是娅丽达在今年“双11”的亮眼成绩单,高出预定销售目标600万元。成立28年来,娅丽达始终以女裤为核心拳头产品,聚焦产品研发、板型和制作工艺的改进,心无旁骛,专注做好产品。目前,郑州市服装家居产业链现有企业近2000家,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制造销售环节,产业总规模约280亿元。纺织服装领域重点企业主要分布于中原、新密、荥阳等区域。据市工信局统计,郑州市服装家居产业链规上企业共计75家,2022年实现产值165亿元,拥有娅丽达、云顶、黛玛诗等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行业企业,以及“渡森”“娅丽达”“逸阳”“快乐屋”等“中国驰名商标”和“黛玛诗”“太可思”“戈洛瑞丝”等多个“河南省著名商标”。
握指成拳,聚沙成塔。俯瞰郑州服装产业版图,你会发现,中原区纺织服装片区和新密市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服装产业发展新高地。
中原区纺织服装产业片区规划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定位为面向河南乃至中西部的品牌服装制高点、智能制造输出地、时尚创意要素集聚地和面辅料市场集散地,重点发展围绕纺织服装产业的企业总部、电子商务、研发设计、展示销售、仓储物流等核心高端要素和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目前,该纺织服装片区内已有国家棉花质检中心、国家纺织品质检中心等专业机构,周边已入驻运营锦艺国际轻纺城和逸阳、娅丽达、渡森等知名品牌服装企业。
位于新密市曲梁镇的曲梁服装工业城素有“郑州裤都”和“中国裤业之乡”之称,也是郑州服装市场外迁承接地之一。经过10多年发展,园区内的服装企业已从女裤转型全系列女装,成为郑州女装的一支新生力量。
新密市产业集聚区先后招商入驻了锦荣产业新城、锦艺智云城、同嬴企业总部港等6家服装类“区中园”项目,已进驻各类服装生产企业150余家,全年服装产量约1亿件,设有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郑州(新密)工作站、缝制装备智能化研发生产中心。后期还谋划了中国国际样布中心、服装辅料样品中心、服装ODM设计研发中心、服装高级人才培训中心、智能装备推广应用中心和时尚信息发布展示中心等国家级中心。
2018年以来,郑州锦荣服装创意园连续四年承办“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已成为新密乃至河南时尚产业的一张名片。去年,该园区入选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在这里,铭鸿一族、名妹、晶衣秀、露涵等新品牌,正随着园区发展不断壮大。
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郑州服装产业存在发展蓄力不足、产业链条尚不完整、产业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
在数字经济风起云涌时代,如何让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为纺织服装产业赋能?《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指出,要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和机遇,加快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进程,促进我国纺织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郑州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慧型转变,出台实施了《郑州市服装家居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一批行业重点企业的数字化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如云顶“逸阳”构建了女裤产业级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数据要素转化为客户价值、市场价值,实现90%以上产品线上销售;娅丽达的柔性女裤生产线制造,实现投入产出的精准控制、资源的高效利用。
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郑州市将积极培育“河南十佳设计师”,推动郑州服装设计业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增强“郑州时尚力量”,提升“郑州服装”整体认知度和美誉度。
郑州市还将积极推进特色集群建设,加强省、市、县区(市)三级协同,鼓励各地根据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制定服装家居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和配套措施,聚焦现代服装等产业链重点环节,积极发展壮大中原区纺织服装片区和新密市服装产业集聚区,促进人才、金融、土地、数据等资源要素集聚集中和支持力度,提升和优化产业承载能力,做优做长产业链条,不断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安全性和自主性。
为壮大企业群体,相关部门还将抓好服装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娅丽达、云顶、黛玛诗等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鼓励企业提升对纺织面料、五金配件等上游供应链环节的控制力,支持企业多元化发展,打造一批领军型企业和具有产业影响力的链主企业。
全市还将加大研发投入水平,培养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及核心产品,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加快推进产业链智能化、数字化进程,开展行业智能化改造需求调研和诊断、智能制造进园区进集群等活动,鼓励规上企业应用无线射频、二维码、视觉识别等技术和智能吊挂系统、自动络筒、智能纺机等智能化装备,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充分应用自动化、高速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再造生产工艺流程。
瞄准数字经济新蓝海,纺织服装产业这个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正在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节拍,步伐轻盈地实现蝶变。
声明:凡于本网文章前标有“CTEI网讯”之文章即表示为本网原创、编译、头部信息源、头部媒体合作方等,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注文章来源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本网保留法律权利。
·郑州2021年纺织服装等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
·郑州服装产业规模目标:2025年达到500亿元
·4000余件假冒“名牌”服装!郑州这个服装市场集散地多次被查
·郑州纺织工业基地 6处标志碑安装完成
·政银媒企“织就”暖心金融礼包,助力郑州纺织业“共锦共荣”
·郑州将建黄河国家博物馆、纺织工业遗址博物馆
·“双 11”郑州服装企业战绩放榜
·文化引领产业 商业拥抱时尚——第三届豫发•郑州国际时装周开幕
更多
·“梦桃精神”60载,中国(咸阳)纺...
·COTTON DAY 2023 CHINA活动“共赴....
·2023河南纺织高层论坛在新乡市召开
·2023年纺织行业循环经济高峰论坛在...
·以纲为要,行至2035|揭秘现代化产...
·签约!中纺政研会、北京时尚控股共...
·在平南北帝山,畅谈“露营+纺织”...
·京玉共育文化优才,玉树文化产业人...
·纺织数字化转型调研——走进新疆库...
·2023“天门杯”中国服装电商时尚主...
更多
合作媒体:《纺织服装周刊》 《家纺时代》 《中国纺织》 《中国经济网》
版权声明:本文由新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