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来新密参加首届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记者 杨振东 通讯员 李绍光 程艺涵
首届郑州岐黄·中医药发展大会将于4月10日~13日在新密市召开。
本次大会主题是“弘扬岐黄文化 传承中医国粹”,将邀请两院院士、国医大师,岐黄学者、专家教授,国内知名中医药院校、中医院负责人,著名中医传承人,中药技术配方发明人等出席大会。
大会期间将举办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岐黄问道”黄帝内经论坛、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中医药学术传播高峰会议、中医药发展亲商交流会议等一系列会议、展览和经贸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将针对中医药产业举办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中医药产业展览推介活动等,搭建中医药产业“文贸衔接、政经协同、以文促经、互动双赢”的合作平台。
“岐黄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代名词,“岐”指岐伯,华夏中医始祖,“黄”指轩辕黄帝——“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他们共同研创中国蕞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新密境内发现与岐黄文化有关的遗址、胜迹、地名、山川、庙宇60余处,其中黄帝故都古城寨城址和黄帝宫内的黄帝明堂,是黄帝当年与岐伯、大鸿、大隗等上古医师谈论草药和医疗的重要场所。位于该市苟堂镇南部的岐伯山,相传是岐伯著书立说、与黄帝共创《黄帝内经》的地方。
位于新密市苟堂镇的岐伯墓 王根伟/摄
2010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在新密主办的“岐黄文化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在历经多年考证后一致认为:河南省新密市是岐黄文化发祥圣地,是《黄帝内经》思想理论形成地,是中华医祖岐伯的第二故乡。同年12月,由两学会同时向新密市授牌“中国新密——岐黄文化发祥圣地”。
位于苟堂镇岐伯山上的岐伯像 王根伟/摄
近年来,新密市认真贯彻落实有关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精神,大力弘扬和传承岐黄中医药文化,有效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壮大中医药队伍,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密二花”“密艾”成功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伏羲山巩密关“密二花”荣获国家道地中药材认证证书。该市以千年农业、密艾堂健康产业、葆龙药业等企业为龙头,整合中医药市场资源,深化中医药产业发展。引进多家优质中医药产业和高校资源,从产业布局、人才培养、传承创新等方面为新密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密金银花,1915年荣获万国博览会金奖,被称为“中州神花”。
新密艾草,香味纯正,药效浓厚,名动天下,被称为“中原神草”。
本次活动组委会负责人介绍,本次大会将大力弘扬岐黄文化的深刻内涵、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助力新密岐黄文化打造为郑州文化名片,推进新密把中医药文化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全力打造国家中药材基地,力促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造福广大人民群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新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