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城的核心区
韩庄村位于新密市青屏山南麓,处于新密市城区繁华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新密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南至溱水路,北至青屏山袁庄乡界,西至文峰路,东与新华路办事处毗邻。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5公里。辖11个自然村:韩庄、赵家门、刘家坡、王家门、徐家门、石庙、李家门、郭家门、小郭家门、常家门,6个居民组,3000多户,1万多人。
相传,清朝中期,密县老城西街一户韩姓人家,破产后迁此居住。后来,韩家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庄,人们就把这里叫韩庄。
清朝初期,该地为六沟七岭一架山,土地瘠薄,全靠天收,非常贫穷。
清朝中期,韩姓到此定居,形成韩庄。韩姓通过开采煤炭发家,在密县老城内开一家“恒太号”钱庄。
清朝末期,韩庄村出了一位名医韩义诚。他医德高尚,常施救穷人。
1951—1957年,韩庄村先后称韩庄初级社、红星一社,属密县梁沟乡。
1958年,韩庄村属五里店人民公社五里店大队。
1979年,密县县委、县政府搬迁韩庄。从此,韩庄村便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改革开放以来,韩庄建有毛纺厂、砖厂、石灰厂、石子机、服装厂等,村民生活逐渐好转。村民多从事运输业、商业。
1985年,向村小学投资3万元盖房21间,建石洞6条。使校园面积扩大到5亩,操场4亩,达到了一无两有标准(无危房,有教室、有活动场地)。
1986年,韩庄村编修《密县城关镇韩庄村志》。
20世纪90年代,村里学生全部到新密市直小学上学。
2001年10月,根据“依路依街” 命名原则,韩庄村由原来的城关镇划归青屏街办事处管辖,划分为青峰路、北密新路、农业路、北文峰路、幸福街五个社区居委会,其中韩庄村因紧临青屏山的青峰路,便把此社区称作青峰路社区。从此,韩庄村这个名字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青峰路社区。
2008年2月,社区投资200万元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下设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教育阵地和党员活动阵地,社区红色家园设有图书阅览室,共存书籍8000余册图书 ,共分为健身室、台球室、乒乓球室、######室、室外设有活动器材,露天舞厅,滑冰场等10余处活动场所。
2010年以来,全村各项工作日新月异,均名列前茅。按照“和谐、开放、科学、创新”的工作思路,构建和谐社区,全面建设小康。城中村改造等惠民工程效果显著,辖区内高楼林立,凤凰山庄、美景山城、昌平花园、康年花园、世纪花园、美景世家等成为人民居住宝地。这里原来的村民已变成市民,过着城市人美好的生活。
村中优美的青屏山公园、青屏叠翠园、溱园等,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早晨、晚上人们在各个公园、游园晨练、散步、观光,有唱戏的,有健身的,有歌舞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村里先后获得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新密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 ”“五好先进党组织”。被青屏街党工委、办事处连续十一年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单位头部名”等荣誉称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有数万人前来调研、考察。
韩庄村“红色家园”内有标准的综合服务大厅、健身室、乒乓球室、台球室、######室、图书阅览室、警务室、民调室,开办有党员培训中心、人口计生学校、普法学校,设立计生资料室、孕检室、悄悄话室。安装有触摸屏、电子屏。
因规模较大,设施齐全,达到了上级要求的标准,成为全省的典范。
一个普通人,一个爱学习、爱干活、爱走动的普通人。在日常的乡村生活中,在希望的田野上筑梦,寻觅诗和远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新密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